TheraPie

前言

肌内效贴布是一种在康复及运动领域越来越受欢迎的工具,通常运用于预防和治疗运动损伤、肌肉关节疼痛、产后腹直肌分离、术后循环障碍、偏瘫,脑瘫等方面

肌内效贴布是由日本整脊治疗师Kenzo Kase在1979年发明,Dr Kase在临床上处理病人时,发现物理治疗可以治疗很多疾病,但是有一部分症状改善后不容易或暂时维持效果,而肌内效贴就好比治疗师留在患者身上的手一样维持持续的治疗效果直到下一次就诊

肌内效贴对人体主要有以下益处:促进本体感觉;减少肌肉疲劳感;激活肌肉;减少延迟性肌肉酸痛;疼痛抑制;改善组织愈合环境;改善水肿;促进淋巴回流等 肌效贴的粘贴方法有无穷的变化,这源于多种不同的理论体系,本册所列举案例贴法来源于G-Taping粘贴理论及技术,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具有普遍性有效的方法。G-Taping技术理论体系由杨霖及其团队原创,如参阅者希望进一步探讨其中的原理及辩证关系,可以参与线上及线下培训课程获取更多信息

原理简介

肌内效贴主要是借由贴布的弹性,对人体提供神经刺激,辅助循环以及力学刺激等,从而达到对人体的神经肌肉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进行促进或抑制的调节。肌内效贴的效果得益于正确的贴布使用技巧,贴布的使用技巧建立在准确的评估及人体的生理愈合和人体力学的基础上,因此在正确位置,使用正确的粘贴方法是肌内效贴取得效果的核心所在

肌内效贴的作用机制目前主要有以下机理

1. 局部减压,促进修复

以人体的生理愈合过程为理论依据,借由贴布向中心弹性回缩,使得局部皮下空间增大,局部压力减轻,从而缓解疼痛,加速修复

2. 神经肌肉刺激

肌效贴粘贴后,借由贴布对皮肤的刺激效果,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抑制或促进的机制调节,从而达到从周围到中枢的调节,有效改善软组张力,减轻疼痛和促进愈合

3.力学作用

促进或抑制皮下组织滑动,包括促进或抑制筋膜、肌腱、韧带、肌肉滑动,从而达到对软组织功能的激活,促进或保护支持的作用

产品特点

TheraPie® Kinesiology Tape 肌内效贴布是一种具有弹性的贴布,主要通过对肌肉等软组织进行粘贴而达到治疗效果。肌内效贴布目前在运动防护、运动损伤、肌肉关节疼痛、产后腹直肌分离、术后循环障碍、偏瘫,脑瘫等方面应用广泛

材质结构

肌内效贴由三层组成,一层是防水弹力棉布,二层是医用压克力胶,三层是保护胶水的背亲纸。每平方米的弹力棉布上涂40-70g的胶水,且胶面呈水波纹状,贴布模仿皮肤的厚度及纹理。水波纹的宽度为3.75px,间隙为8.75px,波长150px,振幅40px

产品参数

临床作用

1.缓解疼痛

根据闸门控制理论,由于触觉传入神经(Aβ纤维)的直径大于痛觉传入神经(Aδ和C纤维),在传导速度上也较快,因此增加触觉传入神经的感觉输入,能够抑制痛觉输入,从而减轻或消除疼痛

2.改善循环

当贴布于皮肤密合时会自然产生皱褶,这些皱褶具有方向性,可改变筋膜及组织液的流向趋势,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3.减轻水肿

借由散状型贴布产生的池穴效应,以及贴布皱褶产生的方向性将组织间液引导向最近的淋巴结,从而减轻水肿

4.支持软组织

当贴布的自然回缩方向与被贴扎的肌肉收缩方向同向时,也就是说贴布的锚点位于肌肉的起点,其余贴布按肌肉走向贴至肌肉终点位置,此时贴布协助肌肉收缩

5.放松软组织

当贴布的自然回缩方向与被贴扎的肌肉收缩方向相反时,也就是说贴布的锚点位于肌肉的止点,其余贴布按肌肉走向贴至肌肉起点位置,此时贴布能减缓肌肉紧绷或痉挛,适度放松被贴扎的肌肉与局部筋膜

6.训练软组织

借由贴扎对于局部皮肤的触觉感觉输入,如同专业治疗或训练人员的手部接触引导,能持续长时间给予该处软组织一个诱发动作的信息,能有效提升训练效果,达到肌肉再教育目的

7.矫正姿势

调整主要控制姿势动作的肌群的张力,促进肌肉协调能力,或进一步利用加大张力的贴扎方式将关节固定在对线良好的位置,提供局部关节本体感觉输入,能有效矫正不当的姿势

8.增强关节稳定性

可防止因不正常肌肉收缩所造成的关节异常,能调整筋膜,使肌肉机能正常化,并增加关节活动度

TheraPie肌内效贴实用技术指导手册.pdf ( 5.88M ) TheraPie Kinesiology Taping

EDU

拉伸训练图示 肌贴扎贴手册

购买

淘宝